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其一)

说梅津漱不濡唇,秧稻堪惊陌上人。

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梅津的水洗嘴也不湿唇,稻田中的景象足以让路上的人惊讶。
昨夜天公轻轻一挥手,百万百姓的脸上都焕发出春天的气息。

注释

梅津:古代地名,可能指有清澈泉水的地方。
漱:用水清洗口腔。
濡:湿润。
陌上人:路上的行人,乡村田野间的人。
天公: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说法,比喻掌管天气的神。
苍生:泛指百姓,普通民众。
面生春:形容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乙丑年春天遭遇严重旱情,直到四月十六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的情景。首句"说梅津漱不濡唇"形象地写出干旱之严重,连梅津(古代传说中的甘泉)也无法滋润干涸的嘴唇,暗示了田间稻苗急需雨水。次句"秧稻堪惊陌上人"进一步强调旱情对农事的影响,农民看到稻田里的秧苗因缺水而显得脆弱,心中忧虑。

然而,最后一句"昨夜天公一翻手,苍生百万面生春"则转而表达了希望和喜悦,"天公一翻手"象征着上天终于降下甘霖,"苍生百万面生春"则寓意这场雨如春风般给百万民众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旱情的严峻和雨后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于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759)

陈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暮

溪光延夕暝,山色接天青。

独立待霜月,山童已触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八月五日妙寂道中(其一)

漫漫红紫是谁栽,八月春风暗里来。

过眼纷纷难尽忆,殷勤却看稻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八月五日妙寂道中(其二)

山间万点缀黄琼,尽是秋光酿得成。

残暑满城痴未退,一枝能使去兼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又和单丞咏梅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

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