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和述怀(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以“三千”夸张地形容众多的官僚贵族,而“寒林”则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与清贫,对比之下,诗人并不羡慕那些权贵们的奢华生活,显示出其高洁的品格。
颔联“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运用典故,鵩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鸟,此处借指来访的客人可能带来不好的消息;而门外之人想要题写凤凰,象征着期待有贵人相助,改变现状。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未来变化的复杂心情。
颈联“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谨慎与果断。恶犬比喻潜在的威胁,诗人并未因之而放弃享受生活;而“著鞭”意为立即行动,“荒鸡”则是古代报时的鸡,这里暗示时间紧迫,诗人却选择主动出击,而非等待时机。
尾联“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以夕阳西下为背景,劝诫人们不要徒劳地眺望过去,因为长安(古代都城,常用来指代理想之地)已经不再在西方。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