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述怀(其一)

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

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

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

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和述怀(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以“三千”夸张地形容众多的官僚贵族,而“寒林”则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与清贫,对比之下,诗人并不羡慕那些权贵们的奢华生活,显示出其高洁的品格。

颔联“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运用典故,鵩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鸟,此处借指来访的客人可能带来不好的消息;而门外之人想要题写凤凰,象征着期待有贵人相助,改变现状。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未来变化的复杂心情。

颈联“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谨慎与果断。恶犬比喻潜在的威胁,诗人并未因之而放弃享受生活;而“著鞭”意为立即行动,“荒鸡”则是古代报时的鸡,这里暗示时间紧迫,诗人却选择主动出击,而非等待时机。

尾联“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以夕阳西下为背景,劝诫人们不要徒劳地眺望过去,因为长安(古代都城,常用来指代理想之地)已经不再在西方。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和述怀(其二)

拟将齐物物难齐,惟有山林迹可栖。

身望凤池惭不到,名登雁塔愧先题。

未能忘旧归家鹤,长是思鸣失旦鸡。

天为东周道垂丧,肯生夫子在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戏嘲

江西社里几诗流,咏月嘲风未肯休。

得句不能当竞病,措辞那敢向春秋。

笑翻王氏三珠树,惊倒张家五凤楼。

带系雪诗三十韵,胜如骑鹤上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子荣

行藏事拙且乘流,游遍人閒老即休。

多汗愈肤三伏暑,渐衰潘鬓一时秋。

风高势欲欺茅屋,雨急声疑在竹楼。

今世宦情何处好,但忧无蟹有监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史邦直入洛

肉山南去汗如流,了取公家事便休。

征棹不沾瓜蔓水,归装莫待菊花秋。

忙中暂过平嵩阁,别后频登望省楼。

若问鹤鸣近消息,翅翎飞不到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