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皇上驾幸学宫

□星晓辟正临雍,紫禁鸣銮出九重。

作睹文明皆虎豹,升香典礼属夔龙。

泮芹萦水云霞动,坛杏朝天雨露浓。

欣际岐阳钟鼓化,小臣何幸备趋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朝时期恭迎皇上驾临学宫的盛大仪式。首句“□星晓辟正临雍”以星象开篇,暗示着皇上的到来如同星辰指引,昭示着正统与权威。接着“紫禁鸣銮出九重”一句,通过皇宫内鸣响的銮铃声,形象地展现了皇上的尊贵与威严,同时“出九重”也暗含着超越常人、超凡脱俗之意。

“作睹文明皆虎豹,升香典礼属夔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文明之士比作虎豹,既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也寓意着这些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升香典礼属夔龙”则可能指代祭祀或典礼活动,夔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神圣与庄严,此处用来形容典礼的庄重与神圣。

“泮芹萦水云霞动,坛杏朝天雨露浓”描绘了学宫内外的景象,泮芹环绕,水波云霞似乎都在舞动,坛杏在朝天时沐浴着浓厚的雨露,这些细节不仅渲染了学宫的美丽与祥和,也隐喻着知识与文化的滋养与传播。

最后,“欣际岐阳钟鼓化,小臣何幸备趋从”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亲历这一盛事的喜悦与荣幸之情。“岐阳钟鼓化”可能指的是岐阳地区的钟鼓之声化为祥瑞,进一步强调了皇上的驾临带来了吉祥与和平。诗人自谦为“小臣”,却能有幸参与其中,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与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衷心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皇家驾临学宫的壮观场面,也蕴含了对教育、人才、礼仪、祥瑞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社会对知识、文化以及皇权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清门谢恩

星月荧辉宫漏鸣,千官济济已朝盈。

遗规丰沛思源本,清奏箫韶和圣明。

翔凤楼前双阙迥,飞龙阁外五云平。

嵩呼应入深宫听,不数流莺绕禁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洪樗庵回朝鲜

轻云薄雾净长空,邸舍惊心八月中。

客梦醒归黄叶路,秋声吹入绿江风。

行旌指点三湘雁,旅馆清寒四壁虫。

明月不殊乡国异,几回翘首大瀛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吉凤翔回都二首(其一)

客意速归程,寒烟晓月明。

教余时努力,无复问君平。

辽海远无垠,萍踪寄一身。

问君来此地,得友几多人。

形式: 古风

送吉凤翔回都二首(其二)拟游仙体

洞府深沈寂不闻,閒花野草自纷纷。

痴情最是仙家犬,不附青云吠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