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寿高图麟郡司马”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政绩卓著的官员形象,通过浮磬之祥光、海上蜃楼与天边玉简等意象,展现了其德政如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首联“又从浮磬识祥光,政绩如今五岭长”,开篇即点出主题,以“浮磬识祥光”象征官员政绩显著,如同五岭山脉般延绵不绝,寓意其政绩深远,惠及百姓。
颔联“海上蜃楼消幻气,天边玉简记循良”,运用海上蜃楼和天边玉简两个典故,前者象征虚幻不实之事随风而逝,后者则代表记录官员的循良行为与德政,两相对照,强调了官员政绩的真实与持久。
颈联“平刑声彻梅花洞,刺割风行锦石乡”,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司法领域的公正无私,以及其德政对地方社会的积极影响。梅花洞与锦石乡作为地点的象征,分别体现了正义之声的传播与德政的普及。
尾联“最好常邀司马步,白莲池畔话幽香”,表达了对官员的敬仰之情,希望常能与其共话政事,探讨治理之道。白莲池畔的幽香,既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也寓意着和谐美好的政治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祥光、蜃楼、玉简、梅花洞、锦石乡、白莲池等意象的巧妙运用,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德才兼备、政绩卓著的官员形象,展现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和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