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指甲

凤花染就玉纤纤,别是风流几种看。

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綵云寒。

封题锦字春无限,弹泪香闺血未乾。

报道金钗斜插处,落红飞上髻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红指甲》以女性的装饰品——红指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寄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凤花”、“鸾镜”、“鹊炉”、“锦字”、“金钗”等,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她们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凤花染就玉纤纤”,以“凤花”象征女性的美甲,以“玉纤纤”形容手指的柔嫩,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精致而优雅的氛围。接下来,“别是风流几种看”,则暗示这种美甲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个性与风情的表现,引人遐想。

“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彩云寒”两句,通过“鸾镜”与“鹊炉”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美甲后的女子形象。一面是镜子中的匀脂匀色,一面是炉火映照下的彩云,一静一动,一冷一暖,展现了不同角度的美感。

“封题锦字春无限,弹泪香闺血未乾”则将美甲与情感联系起来,通过“锦字”和“香闺”等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美甲不仅是对外表的修饰,也是情感的寄托,既有喜悦也有哀愁。

最后,“报道金钗斜插处,落红飞上髻云端”以动态的画面收尾,金钗斜插,落花飞舞,既是对美甲效果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青春的短暂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43)

郑允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 生卒年:1327 ~1356

相关古诗词

中庭对月有感

中庭夜气凉于水,坐看青天转玉盘。

万里清光明海宇,十年杀气暗长安。

闺人只忆丹心苦,战鬼偏怜白骨寒。

我欲排云叫阊阖,璚楼玉宇路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琵琶泉

吴王废苑馀千载,尚有寒泉一掬清。

巧匠凿成推引手,断弦牵出辘轳鸣。

涓涓多似江州泪,轧轧疑如出塞声。

一曲难湔亡国恨,空留宫井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氏姊惠素罗

雪色香罗照眼明,阿兄相赠见深情。

明朝急为裁春服,相约麻姑礼上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水槛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

凭阑忽听鸣榔响,知有小船来卖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