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谢矩所作的《金陵》诗,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联“六朝事迹尽灰飞,千古江山自夕晖”,开篇即点出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六朝的辉煌与繁华如烟消散,只剩下千年江山在夕阳余晖中静静地诉说着过往。这里通过“灰飞”与“夕晖”的对比,既表达了历史的短暂与易逝,也暗示了自然永恒的主题。
颔联“晋殿吴宫云淡淡,宋陵梁墓草依依”,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景象。晋殿吴宫的云雾轻淡,仿佛是历史的轻纱,而宋陵梁墓的青草则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时间虽长,但生命与自然的力量依旧存在。这一联通过云与草的不同状态,巧妙地表现了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颈联“鸡笼馆废踪还在,玉树庭空鹤已归”,将目光转向具体的遗迹——废弃的鸡笼馆,以及传说中的玉树庭院,通过“鹤已归”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龙虎依然有佳气,五云深护帝王畿”,最后以龙虎山的佳气和五云守护帝王之畿的景象收尾,既是对金陵地理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与自然力量的肯定。龙虎山的佳气象征着金陵的风水宝地,五云则代表了上天的庇护,预示着尽管历史更迭,金陵仍拥有不凡的地位与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观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深厚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