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其三)

性正气亦正,跌荡雄幽并。

声名世耳食,知己惟一兄。

四十五年闲,毁誉何轰轰。

习俗安污流,所葆遂不贞。

锱铢较利害,俯仰随重轻。

所以贵壁立,君子岂好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朱云骏所作,名为《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元遗山先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道德操守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性正气亦正”,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品性高洁,正直的性情自然流露出正直的气质。接着,“跌荡雄幽并”描绘了人物性格中的另一面——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内敛的一面,形成鲜明对比。

“声名世耳食,知己惟一兄”两句,揭示了在世俗中名声往往被误解和曲解,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只有少数几个知音。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声与真正友谊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四十五年闲,毁誉何轰轰”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人物一生中面对赞誉与诋毁时的复杂心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外界评价的喧嚣。

“习俗安污流,所葆遂不贞”指出在污浊的社会风气中,保持自身纯洁与忠诚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坚守的坚持。

“锱铢较利害,俯仰随重轻”描述了在利益面前人们常有的斤斤计较与随波逐流的行为,与前文的坚守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价值观。

最后,“所以贵壁立,君子岂好争”总结全诗,强调了像元遗山先生一样坚守自我、不畏争斗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推崇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元遗山先生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道德、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

朱云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四川隆昌知县。善诗书画。时值清廷征讨金川,云骏供应粮草,不以扰民,以劳瘁卒官

  • 字:逸湄
  • 号:画庄
  • 籍贯:清金匮
  • 生卒年:1718-1781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其四)

职本任史官,记注敢贻误?

舟师忽东狩,国史请保护。

时相目以迂,零落不复顾。

艰危野史亭,贞节葆岁暮。

身在国史在,岂难徇国祚!

吁嗟绛云楼,志但希遭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春申涧

春申饮马涧,马去涧空留。

还闻涧水响,万马奔相蹂。

悬流溅岩石,濯缨供遨游。

潺湲亘终古,不能洗奸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谒季子祠

路转延陵道,来寻季子宫。

残碑留篆字,古墓吊秋虫。

旧国湖山在,荒祠草木空。

萧萧闻乐意,遗韵响悲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啸傲泾

翠霭鸿山近,清流梅里通。

偶寻高士迹,犹见让王风。

雁影寒烟外,人家疏树中。

秋光望不极,落日照丹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