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首(其三)

不知此土何为验,拈起新罗人草鞋。

汉祖殿前樊哙怒,鸿门一踏为谁开。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知道这片土地如何验证
拿起新罗人的草鞋细细观察

注释

此土:这片土地。
何为验:如何验证。
拈起:拿起。
新罗人:来自新罗的人。
草鞋:草编的鞋子,可能象征朴素或外来者。
汉祖:指汉高祖刘邦。
殿前:宫殿前面。
樊哙:刘邦的猛将。
怒:愤怒。
鸿门:历史事件,鸿门宴。
一踏:一步踏入。
为谁开:是为了谁而打开(此处可能暗指历史事件的开启或命运的转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不知此土何为验",开篇设问,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之间验证标准的质疑,可能是在探讨何为真正的价值或真理。接着,"拈起新罗人草鞋",通过一个细节描绘,将视线投向了异国他乡的新罗(今朝鲜半岛),草鞋象征着平凡与朴素,暗指新罗人的身份或许并不显赫,但接下来的故事却引人深思。

"汉祖殿前樊哙怒",诗人提及的是刘邦的功臣樊哙,在鸿门宴上力挺刘邦,显示出忠诚与勇气。然而,"鸿门一踏为谁开",诗人并未直接回答樊哙的行为为何发生,而是提出疑问,暗示了历史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因素和个人际遇。

整首诗通过新罗草鞋与樊哙的故事交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层解读,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沉思。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偶然性和英雄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

收录诗词(38)

释守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首(其二)

普请开田力已齐,纷纷带水又拖泥。

展开两手人休问,昨夜三更月落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颂古四首(其一)

析尽尸骸没一些,从兹遍界是那吒。

直饶见得无纤翳,未免重添眼里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七)

梦幻空花六十七,临行犹自老婆心。

鸳鸯绣出与人看,谁知元不犯金针。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挽黄诏平

过从最忆黄夫子,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塘西何啻世如冥。

三年除夕虚欢会,诸子音书复断零。

为寄海绡凭写诔,更挥残泪上江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