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娇莺和燕子诉说着无尽的情感。
正值春天将尽,小院落花,花园白天紧闭,人已离去,花儿凋零。
我倚高处回头望去,但远山重云阻隔,无法相见。
是谁让风雨肆虐,使得无法挽留春天?大雁南飞,鸿雁消失无踪。
自己的心意难以传达,即使柳院深锁,桃花依旧,也不知属于何人。
几次忘记焚烧衣物,只因残留的香气还带有往日的气息。
徒然让风吹散柳絮,它们在花城中飘荡,无人问津。

注释

倩:形容女子美好。
娇莺:娇嫩的黄莺。
姹燕:美丽的燕子。
春阑:春天将尽。
人去花零:人已离去,花儿凋零。
凭高:倚靠高处。
遥山:远方的山。
雁杳:大雁消失无踪。
鸿冥:鸿雁飞向远方。
丁宁:叮嘱,心意。
衣篝:焚烧衣物的火堆。
残香:残留的香气。
花城:繁花盛开的城市。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宋代词人程垓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出词人的细腻情感。词中以莺燕为媒介,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离别之情。"小院春阑,芳园昼锁",描绘了春光将尽,花园寂寥的景象,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失落。"人去花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别的凄凉。

上片通过"凭高试回望眼",表达了词人试图寻找远方亲人的渴望,然而却被"遥山远水隔重云"所阻,流露出深深的无奈。风雨的描写则增添了愁绪,"风狂雨横"象征着生活的变故,使得留住春天的愿望化为泡影。

下片转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雁杳与鸿冥"暗示音信难通,"自难寄丁宁"表达了词人无法传达心声的苦闷。"柳院颦深,桃门笑在"以景寓情,即使眼前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不知属于何人。"衣篝几回忘了"暗示着记忆中的香气犹存,却无人共享,只剩风卷残香,飘荡在花城之中,更显寂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离去后的深深怀念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玉楼春

疏枝半作窥窗老。又是一年春意早。

风低小院得香迟,月傍女墙和影好。

去年苦被离情恼。今日逢花休草草。

后时花紫尽从他,且趁先春拼醉倒。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二江得书作

别时已有重来愿。谁料情多天不管。

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

寄声只倚西飞雁。雁落书回空是怨。

领愁归去有谁知,水又茫茫山又断。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

愁多愁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

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拼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长相思(其三)

风敲窗。雨敲窗。窗外芭蕉云作幢。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点银缸。梦采芙蓉隔一江。几时蝴蝶双。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