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二)

淮阴非萧相,竟作逋逃客。

世无汾阳王,谁矜李太白。

援手坎阱中,寘之云梦泽。

勋名登庙堂,休光照简册。

感此国士知,一死安足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淮阴侯与萧何,以及李太白与汾阳王,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深刻感慨。诗人以“淮阴非萧相,竟作逋逃客”开篇,暗喻人才在未被赏识时的无奈与孤独,如同逃亡者一般。接着,“世无汾阳王,谁矜李太白”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知遇之重要性,没有伯乐般的领袖,天才如李白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援手坎阱中,寘之云梦泽”描绘了发现并提拔人才的过程,如同从困境中伸出援手,将人才安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给予施展才华的空间。这种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领导者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勋名登庙堂,休光照简册”则赞美了人才在得到赏识后所取得的成就,他们的功绩被载入史册,成为国家的骄傲。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领导者慧眼识人的肯定。

最后,“感此国士知,一死安足惜”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觉得值得。这种情感体现了对真正理解与赏识自己的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象征性的描述,深刻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珍视和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对领导者识人用人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245)

孙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三)

明月游太空,下映漳河水。

侯门灯烛光,不照衡茅里。

清澈易生辉,秽污难具美。

如何鲍叔牙,却荐巾车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四)

泽州孟夫子,矫矫人中龙。

一德濯江汉,万古罗心胸。

我本疏狂士,久为贤者容。

上书熙帝载,谓我当奋庸。

我罪如丘山,我才如菲葑。

顾我岂敢当,夫子意则颙。

晚岁有甘菊,秋水有芙蓉。

翘首望燕蓟,江云千万重。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寄谢吴司空推荐议大礼四首(其一)

古称议礼家,聚谈如聚讼。

矛盾各门墙,隔越若楚宋。

纷纭无定说,嗫嚅徒口诵。

庙堂富才猷,德光望弥重。

指挥定仪注,检束谁敢纵。

顾我葑菲才,落落莫与共。

明公重遐遗,一言思我供。

老马还识途,爨桐亦可用。

目断江东云,空切贤臣颂。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寄谢吴司空推荐议大礼四首(其二)

昭代有俊臣,留都大司空。

寸心凌白日,千载思高风。

昔为权倖挤,九死心尤雄。

今受圣主知,一德眷无穷。

矫矫孤根桧,的的高飞鸿。

相彼齐麦姿,雪霜愈青葱。

又如岩壑流,万折不改东。

桃李接庭堂,药物归樊笼。

虎凤跃文彩,宇宙无全功。

草泽萍蓬客,幸亦得帡幪。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