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壮士悽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伤情怀,壮士与行人在山下和山头分别体验着迷失和惆怅的情绪。"悽惶"和"惆怅"都是形容心境的词汇,前者指忧愁不安,后者则是悲伤无奈。这两种情感在诗人笔下被巧妙地对应,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绪共鸣。
"生前此路已迷失"一句,更深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这里的“此路”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道路,更有着象征生命旅途、人世间迷茫选择和方向的意味。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生前的道路感到迷惘,可能是在回顾过往时发现曾经走过的路充满了错误和遗憾。
"寂寞孤魂何处游"则是将这种哀伤推向了极致。"寂寞"形容一种空旷无依的情感,而"孤魂"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一种灵魂的飘零与无所归宿。这句话让人联想到了诗人对死后的世界有着深刻而又迷茫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即便是逝去,也不知自己的灵魂将会漂泊于何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壮士与行人的情感状态,以及对生前道路和死后灵魂处境的沉思,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它触及了人生的迷茫、死亡的神秘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无助,令人读之而产生深深的共鸣。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
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
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新教邠娘羯鼓成,大酺初日最先呈。
冬儿指向贞贞说,一曲乾鸣两杖轻。
绕舍烟霞为四邻,寒泉白石日相亲。
尘机不尽住不得,珍重玉山山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