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杨公前往荆州安葬先人墓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首句“东风吹大河,河水日夜流”,以自然景象起笔,东风吹拂着宽阔的大河,河水昼夜不息地流淌,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氛围。接着,“严装逝将归,祖送河上头”两句,写出了友人杨公即将踏上归途,诗人亲自在河边为他送行的情景,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不舍。
“故乡六千里,迢遥望荆州”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即将前往的荆州的向往。接下来的“违别岁年远,耿耿桑梓忧”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强调了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和对亲人的深深忧虑。
最后,“恭承当宁命,去去无淹留”表明了杨公作为朝廷命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使离别在即,也必须前行,不能停留。“焉知同袍者,临分意绸缪”则表达了对同僚、朋友的关怀和不舍,即使在分别之际,心中仍充满牵挂和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离别、责任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