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一)

东风吹大河,河水日夜流。

严装逝将归,祖送河上头。

故乡六千里,迢遥望荆州。

违别岁年远,耿耿桑梓忧。

恭承当宁命,去去无淹留。

焉知同袍者,临分意绸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杨公前往荆州安葬先人墓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首句“东风吹大河,河水日夜流”,以自然景象起笔,东风吹拂着宽阔的大河,河水昼夜不息地流淌,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氛围。接着,“严装逝将归,祖送河上头”两句,写出了友人杨公即将踏上归途,诗人亲自在河边为他送行的情景,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不舍。

“故乡六千里,迢遥望荆州”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即将前往的荆州的向往。接下来的“违别岁年远,耿耿桑梓忧”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强调了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和对亲人的深深忧虑。

最后,“恭承当宁命,去去无淹留”表明了杨公作为朝廷命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使离别在即,也必须前行,不能停留。“焉知同袍者,临分意绸缪”则表达了对同僚、朋友的关怀和不舍,即使在分别之际,心中仍充满牵挂和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离别、责任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历史感。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二)

绸缪倏已分,望望犹伫跂。

岂无相交人,外同中乃异。

夫子夙所慕,爰结金兰契。

眷言资谅直,矧重仁与义。

荏苒四十年,气合恒一致。

皎皎松柏心,永矢在终岁。

形式: 古风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三)

终岁之所怀,岂缘耄疾躬。

上有明主仁,德比三圣隆。

人生非草木,宁昧造化功。

出身儋禄爵,道存敬与忠。

夙秉高洁心,况闻贤达风。

焉能甘淟涊,委躯侪凡庸。

形式: 古风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四)

凡庸谅猥鄙,贪惏复蟊■。良农治田穑,稂莠在芟除。

倬彼仁贤士,怀负经世具。

皋陶陈知人,周公躬吐哺。

如何后来者,当道昩所务。

所以君子心,恻恻存永虑。

形式: 古风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其五)

永虑积中抱,临食每与嘅。

丈夫所立志,岂在富与贵。

不闻诸葛云,鞠躬以尽瘁。

上将益明德,下将绥四海。

夷险不可渝,頫仰庶无愧。

勿为久契阔,引领遥相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