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对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形象的赞美。"寂灭现前,如月在天"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如同明月高悬,普照世间。"分身利物,影含百川"象征着她无所不在,以各种方式利益众生,如江河之水包容万象。
"是所谓不然而然,虚而通,静而应"表达了观音菩萨的超然境界,不拘形式,却能洞察一切,回应众生的呼唤。"万国春容,千江月影"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广大慈爱,如同春天的美景和江面的月光,温暖而明亮。
最后,"如今何处求普门,一声鹤唳寒松顶"寓意寻找观音菩萨的真谛,其实就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只要倾听寂静中的鹤鸣,就能感受到她的存在,那是在寒松之巅的宁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诗意的语言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和无处不在的精神,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