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六)

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馀残雪。寒色到书帏。

有人清梦迷。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

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之六,出自宋代文学家张孝祥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夜静寂的图景,其中“玉龙细点三更月”一句,运用了精美的意象,将夜晚的明月比作细腻的玉龙,展现出诗人对夜色之美的独特感受。三更时分,即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候,月亮却仍旧挂在天际,散发出柔和的光辉。

“庭花影下馀残雪”则描绘了庭院中的花朵投下长长的影子,而这些影子中还遗留着未融化的残雪。这不仅展示了冬夜的冷清气氛,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寒色到书帏”表达了室内外的寒意相连,书案前的帘幕也被这份寒意所笼罩。这里通过“寒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深夜读书时的孤独与寂静氛围。

“有人清梦迷”则是诗人对那个在冷清中沉浸于甜美梦境之人的感慨。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对于梦境的浪漫想象,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某种逃避的心理。

“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两句,通过对室内外声音和温馨光线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安宁与舒适的氛围。墙西有人在夜静人稀的时候吟唱美妙的歌声,而室内则是蜡烛散发出的暖意和香气,营造出一个小巧而温馨的私密空间。

最后,“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因身体多病而对酒的依赖,以及面对漫长的冬夜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这里“怯杯觞”表达了诗人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愿望,而“不禁冬夜长”则是他在长夜难寐中的无可奈何。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景象、室内氛围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八)

雪消墙角收灯后。野梅官柳春全透。池阁又东风。

烛花烧夜红。一尊留好客。敧尽阑干月。

已醉不须归。试听乌夜啼。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四)和州守胡明秀席上

乳羝属国归来早。知君胆大身犹小。一节不须论。

功名看致君。镇西楼上酒。父老为公寿。

更祝太夫人。年年封诏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七)

冥濛秋夕漙清露。玉绳耿耿银潢注。永夜滴铜壶。

月华楼影孤。佳人纡绝唱。翠幕丛霄上。

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

东风约略吹罗幕。一檐细雨春阴薄。试把杏花看。

湿红娇暮寒。佳人双玉枕。烘醉鸳鸯锦。

折得最繁枝。暖香生翠帏。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