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更有游宕子,感化思乡邻。

岂知乡中土,亦有松下人。

久客伤新死,还家悲旧亲。

远道羡村井,故里怜他津。

人情相去住,欣戚同一真。

知且不可移,格格谁与平。

安得庖丁刃,为君易其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多年,内心充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更有游宕子,感化思乡邻”开篇,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和情感状态,他们远离家乡,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着,“岂知乡中土,亦有松下人”,诗人以一种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即使在家乡,也有许多人在默默生活着,他们的生活或许并不为外人所知,但同样值得尊重和关注。

“久客伤新死,还家悲旧亲”两句,直接表达了游子在外多年,亲人相继离世的悲痛心情。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接下来,“远道羡村井,故里怜他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游子在外,虽然羡慕家乡的宁静与和谐,但同时也对家乡的变化感到怜悯,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注。

“人情相去住,欣戚同一真”一句,揭示了人世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真实性,无论是喜还是忧,都是人生的真实体验,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最后,“知且不可移,格格谁与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的理解,认为有些情感和观念是难以改变的,需要有人来调和或平衡。

“安得庖丁刃,为君易其心”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像庖丁解牛一样,以高超的技艺和智慧,帮助人们调整心态,化解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深沉,通过对游子思乡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人情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

人有百岁忧,所忽在旦暮。

今夕不知明,茫茫竟何去。

为乐贵及时,景短心难御。

神仙如可求,执鞭亦欣慕。

缑氏山头鹤,到今过几度。

寸阴良足惜,莫以昔人误。

宣尼叹逝水,岂为遨游故。

崇德在尔躬,绝续起深惧。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凉猋起何处,浥露掩朝晞。

草色白未已,王孙寒不归。

本与我同襟,忽然捐重帏。

帏薄梦难同,秖要良人知。

自古多行役,亦有回车时。

岂不念昔者,新昏情孔痴。

情痴焉可久,昔心宁终违。

婉转盼今夕,寒月空相随。

今夕移他夕,谁知寒月辉。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

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

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

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

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

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

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

万事弗信缘,沉吟空复情。

形式: 古风

古诗十九首(其十八)

前路岂无知,青云多合离。

或当成螮蝀,率尔长阴霾。

飘飘万里馀,安得如旧时。

昔心犹在怀,意气谁能持。

旦夕聊相许,乘风难奋飞。

体素所当重,叹息琼树枝。

寤寐予勿忘,尔亦应予思。

冥冥天宇阔,相见终何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