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谒母墓

欲从泉下拜遗音,乱草及春零露侵。

一抔荒山终岁土,百年贫子此生心。

悲风动树嗟无死,高屺望云冻不沈。

自是儒生多积戾,墓前带甲未全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乱后谒母墓》由元代诗人郭道卿所作,通过哀悼逝去的母亲,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战乱给家庭带来的苦难的感慨。

首联“欲从泉下拜遗音,乱草及春零露侵”,诗人想象自己在母亲的墓前,想要向地下传来的声音表达敬意,然而墓地杂草丛生,春天的露水也浸湿了这片土地,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

颔联“一抔荒山终岁土,百年贫子此生心”,描述了母亲墓地的荒凉景象,一年四季覆盖着泥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人以“百年贫子”自比,表达了自己作为贫穷之子,在母亲离世后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颈联“悲风动树嗟无死,高屺望云冻不沈”,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环境,悲风吹动树木,仿佛在叹息母亲的离去,而远处的高山望向云层,似乎也在为失去亲人而感到寒冷与悲伤。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尾联“自是儒生多积戾,墓前带甲未全禁”,诗人反思了社会现象,认为儒生往往积累了许多怨气(戾),即使在墓前,那些带着武器的人也无法完全制止。这一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也是对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母亲墓地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深情缅怀,以及对战乱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痛苦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1)

郭道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浮山赠陈克甫

偶过浮丘月满山,一樽相对夜漫漫。

门临大海风涛壮,家有小天星斗寒。

玉蛤吠田秧正绿,江豚吹浪荔初丹。

悬知别后相思意,著就玄言幸寄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绝笔

生为元朝臣,死作元朝鬼。

忠节既无惭,清风自千古。

形式: 古风

自题蜻蜓画卷

露凉芳草晓风吹,纱翼轻明水影欹。

莫便临平山下去,眼睛双眩碧琉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其一)古航渡

济世万古航,乃今横野渡。

由此访故人,胜著沙堤步。

我传纪行作,冠佩与薇露。

何当参诗禅,一澾石头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