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六)

与君期岁寒,穷坚老当壮。

相从茅茨下,不羡凌烟上。

仲由志亦陋,伤哉生无养。

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几仲被召回朝廷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与君期岁寒”,开篇即点明了友情的深厚,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多么艰难,这份友谊都能经受住考验。“穷坚老当壮”,在困境中坚守,即使年老也要保持壮志,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相从茅茨下,不羡凌烟上”,即使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也不羡慕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权贵,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仲由志亦陋,伤哉生无养”,引用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感叹子路虽有大志却未能得到应有的生活照顾,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同情和感慨。“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指出世人往往只看到物质的匮乏,而忽略了精神的富足,以简朴的生活也能获得快乐和满足,进一步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七)

三士从公归,浩然志已谐。

嗟余哭穷途,命也与时乖。

落日惨关树,凄风生庭槐。

杖藜空徙倚,抱此难吐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八)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九)

我营潩水居,晏子近市隘。

闻公欲卜邻,会筑于门大。

暂为苍生留,行作归途戒。

从此敢言交,纻衣仍缟带。

形式: 古风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十)

并门逢恶岁,寂寞如在陈。

况我官独冷,对客寒无茵。

谋生求二顷,荜门安贱贫。

明时非自弃,愿作畎亩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