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台湾八咏”为题,由清代诗人娄广所作。诗中描绘了台湾鹿耳门的壮丽景象,以及每年春天潮水涌动时的喧闹情景。
首句“沧海本无垠”,以“沧海”象征台湾海峡的广阔无边,点明了地点和背景。“无垠”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海洋的浩瀚与辽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次句“谁安鹿耳门”,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鹿耳门的描述。鹿耳门是台湾海峡中的一座重要水道,连接着台湾本岛与外海。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谁安”的疑问,既表达了对鹿耳门地理位置的赞叹,也暗示了其在台湾交通中的关键作用。
接下来的两句“年年春到此,散作候潮喧”,将时间限定在每年的春天,描绘了鹿耳门在春潮涌动时的热闹景象。每年春天,随着潮汐的变化,鹿耳门周边会聚集大量的船只,人们忙碌于捕鱼、贸易等活动,使得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候潮喧”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鹿耳门在春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鹿耳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台湾海峡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