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令尹游园之作

官事何时了,偷忙得饷閒。

清风寒食里,飞絮落花间。

灵运池生草,渊明鞠见山。

诗来令细读,玉佩响珊珊。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官场的事情何时才能结束,我只能偷偷忙里偷闲。
在清明的清风中,柳絮飘落在花丛之间。
谢灵运池边长满了青草,陶渊明眼前只有青山。
收到你的诗,我要仔细品读,仿佛听到玉佩轻轻摇曳的声音。

注释

官事:公务。
了:结束。
偷忙:偷偷忙碌。
饷閒:空闲时间。
清风:清明的风。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飞絮:柳絮飘飞。
落花:花瓣飘落。
灵运池:指谢灵运所居之处,代指田园生活。
生草:长满青草。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鞠见山:眼前只有山,形容视野开阔。
诗来:收到诗。
令:让。
细读:仔细阅读。
玉佩:古代饰品,这里代指诗人的气质或书信。
响珊珊: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鉴赏

这首宋诗《和王令尹游园之作》是舒邦佐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以及对闲暇时光的渴望。首句“官事何时了”直接抒发了对繁忙公务的感慨,流露出对结束冗长公事的期盼。接下来,“偷忙得饷閒”描绘了在忙碌中好不容易觅得片刻闲暇的情景。

“清风寒食里,飞絮落花间”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暗示诗人此时心境的放松。诗人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感受着春风吹过,飞絮飘落,花儿凋零,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难得的闲适。

“灵运池生草,渊明鞠见山”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灵运池和渊明的典故暗含诗人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寄情山水。这里的“鞠见山”可能是指近观山色,也寓含着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最后两句“诗来令细读,玉佩响珊珊”则以阅读诗书的细节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文化雅趣的追求,以及在闲暇时品味诗歌的满足感。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

舒邦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平叔。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 字:辅国
  • 号:双峰
  • 籍贯:靖安县城
  • 生卒年:1137—1214

相关古诗词

和洪龟父岁暮韵

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和懒窝严上人纸被诗

身清不受人间辱,只倩溪翁捣冰縠。

素涛照眼绝针痕,暖玉遮头无脸粟。

参寥已似絮沾泥,天女虽来暖非肉。

华鲸吼吼不成眠,蝴蝶蘧蘧犹未足。

形式: 古风

雨后

积雨洗残暑,翛然窗户凉。

蝇蚊不须驱,时至自退藏。

琤然一叶下,梧桐陨秋黄。

仰视天宇阔,宾鸿初南翔。

儿时亲灯火,二尺便宜光。

咀嚼复吟哦,惟恐更漏忙。

老来病如缚,空对书满箱。

短檠置床头,犹渴不能浆。

人生舍此乐,百年谩风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雨后书怀

策策西风两鬓秋,瘦藤独倚思悠悠。

送凉小雨勾牵睡,泼面新醅断送愁。

涉世已经三折臂,浮生空白一分头。

流行坎止随天意,且著烟蓑上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