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焦山

四面江声涌翠鬟,海门高处豁心颜。

志存舟楫知谁子,历尽风涛是此山。

呼吸便疑通帝座,扶摇直欲去人间。

满岩松石皆仙骨,应笑狂奴不肯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焦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四面江声涌翠鬟”以生动的比喻,将四周江水比作环绕山峦的翠绿发鬟,展现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与山色的生机勃勃。接着,“海门高处豁心颜”则表达了站在高处望向大海尽头的开阔心境,仿佛心灵得到了释放和舒展。

“志存舟楫知谁子,历尽风涛是此山。”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在波涛中航行,追求理想与目标的人们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山川之于人生旅程的意义——经历风雨,方显坚韧与不屈。

“呼吸便疑通帝座,扶摇直欲去人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似乎在说,每一次深呼吸都仿佛能触及天庭,而自己渴望像大鹏鸟一样,振翅高飞,脱离尘世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理想与自由。

最后,“满岩松石皆仙骨,应笑狂奴不肯闲。”诗人以满山的松石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仙骨,暗含着对自然界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以“狂奴”自嘲,表达了一种虽有追求但又不失幽默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腊月初一日燕子矶遇陈棣园、典胄父子

隔水何人识姓名,推篷乍见若为情。

烟波执手皆疑梦,天海惊心共远征。

梗泛十年怜薄宦,萍踪千里笑浮生。

匆匆又作銮江别,今夜孤帆铁瓮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鸠兹道中夜行

客梦浑无际,推篷浩渺间。

鸥贪云水福,犀露鬼神顽。

月影经冬瘦,江流入夜闲。

吟情何处是,谢朓有青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黄州

蜻蛉一叶独归舟,寒浸春衣夜水幽。

我似横江西去鹤,月明如梦过黄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正月十三日过道士洑

夜水茫茫白,孤舟万顷开。

乍看明镜合,忽涌断鳌来。

舵转神鱼出,崖崩老鹤哀。

绿林间聚啸,生死莫相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