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懊恼曲(其四)”为题,出自明代诗人袁中道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的体态轻盈,宛如惊鸿,与鹦鹉的智慧相映成趣。女子虽默不作声,却能洞察人心,心事细腻而复杂,如同玲珑剔透的珠宝,令人怜爱不已。
通过“翩翩体态似惊鸿”,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身姿与美丽的水鸟惊鸿相比较,突出了她的优雅与脱俗。接着,“鹦鹉由来慧业同”一句,借鹦鹉的智慧来比喻女子的聪颖,暗示她不仅外表美丽,内心也充满了智慧和灵性。
“默默不言能解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描绘了女子虽然沉默寡言,但其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却能被他人深刻理解,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可怜心曲太玲珑”则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赞美与同情,认为她的思绪如同精美的工艺品,既精致又复杂,让人既欣赏又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和内在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复杂情感的深切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