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曲(其四)

翩□体态似惊鸿,鹦鹉由来慧业同。

默默不言能解意,可怜心曲太玲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懊恼曲(其四)”为题,出自明代诗人袁中道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的体态轻盈,宛如惊鸿,与鹦鹉的智慧相映成趣。女子虽默不作声,却能洞察人心,心事细腻而复杂,如同玲珑剔透的珠宝,令人怜爱不已。

通过“翩翩体态似惊鸿”,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身姿与美丽的水鸟惊鸿相比较,突出了她的优雅与脱俗。接着,“鹦鹉由来慧业同”一句,借鹦鹉的智慧来比喻女子的聪颖,暗示她不仅外表美丽,内心也充满了智慧和灵性。

“默默不言能解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描绘了女子虽然沉默寡言,但其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却能被他人深刻理解,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可怜心曲太玲珑”则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赞美与同情,认为她的思绪如同精美的工艺品,既精致又复杂,让人既欣赏又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和内在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复杂情感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收录诗词(107)

袁中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字:小修
  •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70—1623

相关古诗词

懊恼曲(其五)

醉馀花蕊压青鬟,饮兴风骚未易删。

犹记西园明月夜,满阶花影鹿胎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河水歌

河水清兮秋日寒,濑有霜兮洲有烟。

人喧兮岸,舟寂寂兮独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子夜歌

采莲西洲里,欢去不复顾。

只解惜莲华,不觉莲子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东门吟

西山夜生一片月,御苑荷香益清发。

东门街鼓断人行,草色随风上城阙。

旅客思家对月明,远望平林秋雁声。

几回梦里绕归兴,争奈风沙捲北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