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紫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一朝明月雁声多。

带得边愁无那。云阙九重阊阖,家山万里岷峨。

独愁乡思满蹉跎。梁甫狂吟谁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边塞与都城鲜明对比的画面。"紫塞朝朝烽火"展现了边疆的紧张与战事频繁,而"青楼夜夜弦歌"则反映出京城内的繁华与歌舞升平。"一朝明月雁声多"通过秋夜的雁阵,传递出边关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带得边愁无那"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深深的愁绪。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京都的宫阙,"云阙九重阊阖"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遥远,而"家山万里岷峨"则寄托了他对故乡四川岷峨山脉的深深眷恋。"独愁乡思满蹉跎"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感叹时光流逝,乡愁无法排解。

最后,词人以"梁甫狂吟谁和"作结,借古人诸葛亮在《梁甫吟》中的慷慨悲歌,表达自己无人理解的苦闷,渴望有人能共鸣他的乡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思乡之情与京城繁华落差的词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途中遇雪

梦回灯烬旅衾单。鸡唱五更寒。

一夜里、雪花飞遍,晓来时、千里漫漫。

野色遥连玉树,清光炯映银鞍。行人休道路歧难。

酒盏自须宽。一种风流堪画处,溪桥两两渔竿。

楼上笛声吹起,天涯梅蕊飘残。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押[寒]韵

点绛唇

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真珠酒艳。

冻作红冰片。晓梦惊回,画角声初断。南枝畔。

梅花开遍。谁见春风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小重山

番马屏风睡燕梁。更筹何太促、酒杯长。

花明月暗袅余香。瞢腾里,醉眼怯灯光。

相忆阻横塘,今宵凭伏梦、到伊行。

玉山无赖隔巫阳。天又晓,蝴蝶为谁狂。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西江月

寒食清明过了,牡丹芍药开残。春光晼晚兴阑珊。

寂寂重门独掩。秉烛谁同夜饮,添衣尚怯春寒。

欲寻芳草向江干。榆荚杨花满岸。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