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二)

紫烟楼峙九霄中,十二阑干四望通。

珠树万行长挺秀,露华千缀远明空。

飞腾旧拉罗浮侣,结构新烦太史翁。

最羡清风如阅道,独携琴鹤化颛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

首联“紫烟楼峙九霄中,十二阑干四望通”以“紫烟”渲染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氛围,将楼阁置于九天之上,仿佛与世隔绝,又通过“十二阑干”展现出楼阁的宏伟与壮观,同时暗示了视野的开阔,四面八方皆可尽收眼底。

颔联“珠树万行长挺秀,露华千缀远明空”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象,珠树长满,挺拔秀丽,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点缀于远方的空旷之中,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细腻与精致,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意境。

颈联“飞腾旧拉罗浮侣,结构新烦太史翁”转而提及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的对比,通过“飞腾”的动作描绘了古人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精神,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结构新烦太史翁”则体现了现代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尾联“最羡清风如阅道,独携琴鹤化颛蒙”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赞美,认为它如同阅读世间万物之道,充满了智慧与深意;“独携琴鹤化颛蒙”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像琴鹤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和谐社会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4)

郭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三)

石室飞虹壮粤都,玉楼金琯敞名区。

岩松栖老千秋鹤,涧草青团九节蒲。

风澄月朗宜莲社,水绿蘋芳似鉴湖。

不是玉皇香案吏,谁能到此问蓬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其四)

袖拂烟霞出紫都,宏开朱观作仙区。

寰中日月随青竹,杖底龙鸾结绿蒲。

玉女三浆嘘伏火,金鳌百炼跃重湖。

年来元气谁斟酌,祇藉先生白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赵太史招游浮邱山和韵尚书(其一)

早佩琼琚侍汉宫,何来南海侣冥鸿。

知从珠浦探奇士,为访丹砂觅稚翁。

琅馆人争誇白凤,玉堂曾自对青虹。

悬知即拜燕台召,望气天门正郁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赵太史招游浮邱山和韵尚书(其二)

委佩凌风下五湖,白云珠水兴非孤。

行携一鹤随青杖,坐握三花映玉壶。

舄度紫烟今亦昔,砂留丹井有还无。

重来人识浮邱伯,作赋何辞汉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