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
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
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
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或僧人隐居山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角色的超脱与宁静。开篇“山边萧寂室”,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深藏于山野之中的场所。“石掩浮云扃”则强化了这种隐秘感,使人仿佛能听到云游在山巅,而那扃锁似乎是连接现实与幻想的边界。接下来的“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更进一步描绘出一条弯曲的小径环绕着这座幽居,以及迷离的松林中飘渺的烟雾,这些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
诗人在此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表达了对道法修炼和长生不老的追求。这里的“仙经”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种秘籍,而与鹤对话,则隐含着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下片由“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转入描写室内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通过对香味和水声的捕捉,传递出一种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也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意境。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则是诗人自问,对于何时能达到所追求的那种精神层次或修为之境界表示了疑惑和不确定性。这里的“华表”通常指代帝都或宏伟建筑,在此可能象征着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
最后,“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则转向对外界的回望,那些在世间奔波之人,就像是秋夜微弱的萤火虫,既渺小又短暂。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生活的超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修养与境界,更通过精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物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不详
海上多仙峤,灵人信长生。
荣卫冰雪姿,咽嚼日月精。
默书绛符遍,晦步斗文成。
翠发披肩长,金盖凌风轻。
晓籁息尘响,天鸡叱幽声。
碧树来户阴,丹霞照窗明。
焚香叩虚寂,稽首回太清。
鸾鹭振羽仪,飞翻拂旆旌。
左挹玉泉液,右搴云芝英。
念得参龙驾,攀天度赤城。
圣皇自在长生殿,不向蓬莱王母家。
贤人处霄汉,荒泽自耕耘。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一一鹤声飞上天。
欲问皇天天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