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月下过北海

雕墙曲院凉风里,水上歌声起。

寻常野老不知愁,荡入月明深处采鸡头。

朝元阁上承平事,恍惚犹堪记。

一番亡国恨悠悠,红藕花残、夕殿闭清秋。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雕墙曲院凉风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夜下精致的院落,凉风轻轻吹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水上歌声起",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打破了寂静,似乎来自水面,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寻常野老不知愁",诗人借寻常百姓的视角,暗示了世事变迁,即使在这样的月夜,他们可能并未察觉到时代的动荡。歌声继续飘荡,"荡入月明深处采鸡头",形象地描绘了歌声随风飘向远方,仿佛与采莲人一同沉浸在月色下的田园生活中。

"朝元阁上承平事,恍惚犹堪记",诗人将思绪转向历史,回忆起往昔的太平景象,但那已是如梦似幻,只剩下了模糊的记忆。最后,"一番亡国恨悠悠,红藕花残、夕殿闭清秋",诗人以深沉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衰亡的感慨,红藕凋零,宫殿寂寥,象征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清冷的秋天。

整体来看,这首《虞美人·月下过北海》通过月夜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国家命运的沉思,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87)

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过万寿山

雕墙里,楼殿倚寒空。

立马回头人不见,千门万户月明中,掩面过离宫。

繁华歇,白鹭下青天。

太液波凉红藕老,秋光如水夜如年,泪坠故宫前。

形式:

好事近.北山

雨湿一山云,洞里乱松烟落。

不辨仙源何处,但飞花千壑。

闲禽三两隔峰啼,来去自知乐。

行到碧苔深处,有幽人惊觉。

形式:

临江仙.徐州

如此江城烟草绿,山庭燕子飞飞。

英雄也怯暮春时,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

一自台城春去后,年年幽恨谁知。

无由相见但相思,觉来窗暗,惆怅绿阴肥。

形式:

眼儿媚.江上

石头城畔酒家寒,不忍倚雕栏。

僧楼残照,女墙新月,如此江山。

向人话到苍茫事,心事与秋残。

几家歌舞,万家烟火,犹是人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