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童冀的《题竹隐卷》以竹为题,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静谧画面。诗中“句曲仙人旧隐居,门前种竹翠扶疏”开篇即点明了隐居之地的环境之美,竹林茂密,绿意盎然,仿佛是仙人居住的理想之所。接下来,“高人已作游仙梦,诸子犹能读父书”两句,既赞美了隐士的超凡脱俗,又暗示其后辈仍在传承知识与智慧,体现了隐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
“孝感定应冬有笋,閒居可是食无鱼”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自然和谐与简朴,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冬笋),即便是清闲的生活也无需忧虑食物的匮乏。最后,“最怜好事殊庸俗,千里徵诗到草庐”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高雅情趣的赞赏,即使是千里之外的好友,也会被这份隐逸之趣所吸引,寄诗相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美德和文化传承的颂扬,以及对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