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毋仲山雨后(其二)

杜陵有佳句,久旱雨亦好。

从教怨行旅,颇觉慰父老。

我似广文贫,饱食平生少。

忍饥山泽儒,未易窥三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和毋仲山雨后(其二)》。诗中描绘了在久旱之后,一场雨水降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慰藉。杜陵的佳句,本意赞美诗句之妙,此处借以表达对雨水的赞美。诗中提到的“教”字,可能是指自然界的规律或某种教导,暗示雨水对于旅行者虽可能带来不便,但对于久旱的父老而言,却是一份难得的恩赐。

接着,诗人自比为“广文”,即广文先生,古代官职名,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贫穷。他饱食一生,但因贫困而难以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诗人进一步将自己比喻为“忍饥山泽儒”,即忍受饥饿的山林间的学者,以此来强调生活的艰辛。最后,“未易窥三岛”则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三岛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自然现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毋仲山雨后(其三)

西湖跬可至,不畏城闉阻。

芒鞋与竹杖,穿泥未为苦。

清波暗萍藻,中无芙蕖吐。

骤雨真可人,新荷亦掀舞。

形式: 古风

和毋仲山雨后(其四)

能琴何必弦,便晓琴中趣。

学道何所得,知迷即真悟。

尝观指非月,要似足忘屦。

归吾无所归,兹焉定归处。

形式: 古风

和毋仲山雨后(其五)

吾庐不知暑,心闲自清凉。

醉乡岂难入,不假陶令觞。

白发我摧朽,青云子轩昂。

溪山会先往,簪组未汝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范信中雪诗二首(其一)

春事已稍稍,雪泥阻游观。

壮心本无多,老境嗟易阑。

念子功名士,早嫌怀与安。

弃繻事远游,肯待齿发残。

世事属餍耳,□□□□餐。

急流成一快,勇退人独难。

慎守林泉幽,莫辞松桂寒。

馀龄付空寂,粗免非意干。

愿同王翰邻,未暇贡禹弹。

秕糠身外物,况复子所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