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和毋仲山雨后(其二)》。诗中描绘了在久旱之后,一场雨水降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与慰藉。杜陵的佳句,本意赞美诗句之妙,此处借以表达对雨水的赞美。诗中提到的“教”字,可能是指自然界的规律或某种教导,暗示雨水对于旅行者虽可能带来不便,但对于久旱的父老而言,却是一份难得的恩赐。
接着,诗人自比为“广文”,即广文先生,古代官职名,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贫穷。他饱食一生,但因贫困而难以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诗人进一步将自己比喻为“忍饥山泽儒”,即忍受饥饿的山林间的学者,以此来强调生活的艰辛。最后,“未易窥三岛”则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三岛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自然现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