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二)

岿岿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

大涤洞天,时雨沾益。虽复桃李,亦生骨力。

书带环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脉。

函杖之阴,女贞所宅。接叶交柯,寒芒正色。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石翁、霜松、雪柏、桃李、书带、女贞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品德高洁的赞美。

首句“岿岿石翁,霜松雪柏”以“石翁”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霜松雪柏”的严冬生命力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接着,“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独特感受,认为这并非寻常田间地头所能领略的,暗示了其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大涤洞天,时雨沾益”描绘了洞天福地的景象,雨水滋润万物,寓意着恩泽普降,生机勃勃。接下来的“虽复桃李,亦生骨力”,通过桃李的生长,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

“书带环之,懋昭明德”中,“书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懋昭明德”则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与颂扬。最后,“不言成蹊,同岑一脉。函杖之阴,女贞所宅。接叶交柯,寒芒正色。”这一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道德品质如同深山中的女贞树,虽处幽静之地,却依然挺立,其叶子交错,枝干相连,即使在寒冷中也保持着正直的颜色,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品德高洁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三)

翻翻红药,以殿归春。欲留无计,当阶巡循。

丈夫堕地,桑弧有闻。离忧亦乐,莫顾消魂。

嗤彼郑风,溱洧淫奔。乃以狎昵,而秽花神。

何以洗之,铜山寒云。闺房之恋,非我思存。

形式: 四言诗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四)

赤符已熄,九鼎一丝。孔明蔓菁,姜郎继之。

小草难微,大厦所支。汉中军容,细柳垂垂。

倘复国仇,我固当归。马儿虽谲,亦慑雄姿。

成败论人,百口纷滋。可怜闽峤,扁担成师。

形式: 四言诗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五)

疏食菜羹,清绝黄郎。不知肉味,闻之庙堂。

赤帝继粟,十囷成仓。其种维何,是曰米囊。

晚弃米囊,其气愈昌。浃旬不死,孝陵馈浆。

夫人稽首,奎墨之旁。为公抚孤,熟餍糟糠。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其六)

在昔忠烈,就养无方。输心郑鄤,以文相臧。

党人障天,蒙谤堪伤。惟墨衰子,坐政事堂。

孤臣远戍,望云旁皇。书一百卷,皆十八章。

闺中先见,我心所降。眷为北堂,勿之洛阳。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