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王士禛所作,名为《沔县谒诸葛忠武侯祠》。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沔县拜谒诸葛亮祠堂的情景,通过对诸葛亮墓地和祠堂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联“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以“天汉”比喻银河,象征着诸葛亮的英名流传千古;“剑关”和“定军山”则是与诸葛亮相关的历史地点,通过询问路人,诗人表达了对诸葛亮事迹的好奇与向往。
颔联“惠陵草木冰霜里,丞相祠堂桧柏间”,将诸葛亮的墓地置于“冰霜”之中,暗示其环境的肃穆与凄凉,同时也寓意诸葛亮的品德如同冰霜般纯洁坚贞;“桧柏”则象征着祠堂的庄重与长久,表现了后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与敬仰。
颈联“八阵风云通指顾,一江波浪急潺湲”,通过“八阵图”的形象,展现了诸葛亮军事才能的高超,以及他指挥若定的气魄;“一江波浪急潺湲”则以自然景象的动态,象征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波澜壮阔。
尾联“遗民衢路还私祭,不独英雄血泪斑”,点明了诸葛亮不仅在生前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死后也得到了百姓的深切怀念与祭祀,这种情感超越了英雄的范畴,触及到了普通民众的心灵深处,体现了诸葛亮人格魅力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墓地和祠堂的描绘,以及对其历史功绩和人格魅力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后世对诸葛亮的广泛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