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其二)

穷冬生朔雪,寒色满交河。

绝塞人烟少,荒城戍角多。

关山同汉月,部落半羌歌。

欲破匈奴胆,君王莫许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出塞曲(其二)》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紧张氛围,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复杂情感。

首句“穷冬生朔雪”,开篇即以“穷冬”点明时节,严寒的冬季,大雪纷飞,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气氛。接着“寒色满交河”,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交河之地,寒气弥漫,一片萧瑟。

“绝塞人烟少,荒城戍角多。”这两句通过对比人烟稀少与戍楼频繁的号角声,突出了边塞的荒凉与军事重镇的警戒状态。人烟稀少,意味着边疆地区人口稀疏,而戍楼上的号角声却频繁响起,显示了边防的紧张与警惕。

“关山同汉月,部落半羌歌。”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边塞的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关山与汉月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边塞的壮美,也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元素。同时,“部落半羌歌”则暗示了边疆地区的多元文化与民族交融。

最后,“欲破匈奴胆,君王莫许和。”表达了对战争的态度与策略思考。在面对敌对势力时,诗人主张勇敢地对抗,而非轻易妥协,体现了对国家尊严与民族利益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战争策略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民族特色。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陌上桑

贱妾是罗敷,条桑向路隅。

捲衣伸玉腕,掩袂谢金夫。

干弱摇丝笼,枝繁罩绣襦。

蚕饥归去急,五马枉踟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巫山高

宫殿伤芜没,峰峦入杳冥。

猿声经峡惨,山色近湘青。

神女魂何处,襄王梦已醒。

朝昏见云雨,犹自想精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梅花落

繁花生绝塞,春至几枝空。

舞杂梁园雪,飘随庾岭风。

妆台香点砌,官阁影辞丛。

少妇高楼上,含悽曲调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折杨柳

别时曾一折,羌管不堪听。

愁锁眉同翠,娇回眼共青。

征途悲雨雪,古驿望流星。

却恨飞空絮,随波化作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