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梁宪副入觐便道归省

十年焚草识名流,河尹犹传李郭舟。

岁晚相逢怜夜璧,天寒忆别看吴钩。

燕台晓色鸾旂入,恒岳春晖彩袖游。

此日东封待词赋,周南未许重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大春所作的《别梁宪副入觐便道归省》。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梁宪副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乡省亲的深切关怀。

首联“十年焚草识名流,河尹犹传李郭舟”,以“焚草”比喻相识已久,通过“河尹”和“李郭舟”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和过往经历的尊重与怀念。

颔联“岁晚相逢怜夜璧,天寒忆别看吴钩”,运用“夜璧”和“吴钩”来象征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颈联“燕台晓色鸾旂入,恒岳春晖彩袖游”,通过“燕台”、“鸾旗”、“恒岳”、“春晖”等意象,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充满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此日东封待词赋,周南未许重淹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东封,期待其才华展现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可能再次滞留的担忧,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用词典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归夜宿新阳留别赵使君良弼时良弼起自服舍送予至此

三年泣血卧樵苏,今日之行为别吾。

庐墓早曾闻汉代,乘车始觉过成都。

春城寒食孤灯夜,午岭薰风万里途。

试问当时黄郭会,不知曾到此间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

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

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重宿朱氏山亭

春宵宛转山亭卧,喜见亭前千万峰。

仙客每从云外至,主人疑是洞中逢。

轻烟细捲疏帘雨,孤月遥传古寺钟。

旧日石桥流水过,至今识面有青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

荒郊渐启三千界,古庙重开二百年。

天遣忠魂留远地,人传盛事属高贤。

云门翠满玄旌出,石屋凉生瀑布悬。

此日登临成胜迹,须题姓字照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