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海弥天两诞誇,人三为众转周遮。
明知诸相皆虚妄,弄假为真有甚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僧智印写乘成平园仰山三人真求赞》。诗中以“四海弥天两诞誇”起笔,描绘了宏大的场景,可能是在赞美两位僧人的法力或事迹被广为传颂。接下来的“人三为众转周遮”则暗示了人群聚集,围绕着三位僧人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热闹而神秘的氛围。
“明知诸相皆虚妄”表达了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认识,智印和尚和仰山僧人虽然知道这些都是幻象,但他们依然通过艺术形式如画像来呈现,这可能寓意着他们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人传达佛教教义的用心。
最后一句“弄假为真有甚巴”则以反问的方式,质疑为何要刻意制造虚假的形象,暗示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内心的领悟。整首诗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池药风烟净,壶天日月长。
宝书翻蕊笈,碧穗袅炉香。
粉团菰黍族金盘,仙朮昌阳滟玉樽。
小小角弓誇射中,两宫欢燕似开元。
对席瑶池宴,凭栏竞渡船。
薰风清漏坐,钩月夕侵筵。
问安敕使马如飞,络绎时新奉母慈。
蜀产吴包何足道,蟠桃熟处是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