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其三)

团团青铜镜,昔从轩辕铸。

面涵孤月光,背隐双龙跗。

美貌欣自修,丑容羞见妒。

人心自亲疏,镜明只如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以“团团青铜镜”为引子,巧妙地将镜子与人的内心世界进行类比,通过镜子的“明”与“如故”,映射出人心的“亲疏”。诗中以镜子为载体,探讨了美与丑、自信与自卑、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团团青铜镜,昔从轩辕铸。”以古代青铜镜作为开篇,不仅描绘了镜子的形状和材质,还暗示了镜子的历史悠久,仿佛是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的宝物。这里的“轩辕”是中国神话中的黄帝,象征着古老与权威,强化了镜子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形象。

接下来,“面涵孤月光,背隐双龙跗。”描述了镜子的两面性:一面映照着孤独的月光,象征着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另一面则隐藏着双龙的装饰,寓意着背后可能存在的力量或故事,暗示了镜子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反射,更蕴含着深层的意义。

“美貌欣自修,丑容羞见妒。”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镜子与人内心的关系。美貌之人愿意通过镜子来审视并提升自己,而丑陋之人则因害怕被他人嘲笑而羞于面对镜子。这里反映了人们对于外貌的重视以及自我认知的矛盾心理。

最后,“人心自亲疏,镜明只如故。”总结了主题,指出人心的亲疏并非由镜子决定,而是由人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所塑造。尽管镜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人的面貌,但它无法改变人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句话强调了镜子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的对比,提醒读者在面对自我时,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日常用品,巧妙地探讨了自我认知、社会评价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6)

周棐(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为宣公书院山长。善诗。有《山长集》

  • 字:致尧
  • 籍贯:四明

相关古诗词

古诗五首(其四)

猗兰生中谷,不采恒自香。

园丁亦何知,掇置近中堂。

朝培根愈萎,暮沃叶已黄。

将养虽以时,物性终见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诗五首(其五)

萧萧水中蒲,琐琐蒲上禽。

托身自得所,不忘罾罥侵。

天风断枯条,卵破巢亦沈。

兹焉复何尤,慎之在初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怀古

我爱陶渊明,所居惟种柳。

与世实寡谐,委怀在杯酒。

不有千古心,谁识千载后。

意欲从之游,斯人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述怀

平居远尘市,畏触忧患端。

矧兹值多故,而敢怀自安。

寄身途旅中,戚戚苦饥寒。

为生耻无庸,缉遗守微官。

虽云匪多秩,所职期可观。

顾非周圆器,执事仍独难。

蹇予亦何为,俛仰徒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