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督运参将汤公

年来白发已盈簪,诏许归田遂素心。

老我投闲徒有赋,故人相见惜分襟。

金兰自信交情厚,杯酒何如别意深。

别后傥能相记念,便风无惜寄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为别离督运参将汤公所作,情感真挚,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不舍。

首联“年来白发已盈簪,诏许归田遂素心”,诗人以自己年岁渐长,白发满头,暗示岁月不饶人,但得到诏令允许归隐田园,实现了内心长久以来的愿望,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

颔联“老我投闲徒有赋,故人相见惜分襟”,诗人自谦虽年老体衰,只能赋诗抒怀,却在与老友重逢时,因即将分别而感到惋惜。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

颈联“金兰自信交情厚,杯酒何如别意深”,“金兰”比喻深厚的友谊,“杯酒”则象征着相聚的欢乐与离别的愁绪。诗人坚信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即使在欢聚一堂时举杯畅饮,也无法完全表达离别时的深情。

尾联“别后傥能相记念,便风无惜寄徽音”,诗人希望在分别之后,友人能够彼此怀念,即便是在远方,也愿意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这一联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对友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其一)

昨承恩命出都城,偶遇端阳在济宁。

老我投闲头已白,故人来见眼终青。

菖蒲泛酒清堪爱,角黍堆盆味更馨。

寂寞屈原当日事,未须痛饮读骚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其二)

萧萧行李出京都,到处人誇似二疏。

致仕已辞三品禄,归舟剩载五车书。

未寻林下鸡豚社,且理桥东水竹居。

仕路驱驰年半百,甘棠不但在环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呈韩都督

使相群公表,家声奕叶隆。

明良欣际遇,契合动昭融。

诗礼中军富,文章杜预工。

蚤年严保障,千里赖帡幪。

惠政流南服,华勋上景钟。

朝廷频眷顾,恩数最优崇。

奉使曾持节,专征或赐弓。

登坛亲授印,决策屡平戎。

南鄙新屯戍,猺蛮忽举烽。

一朝闻警报,下诏选勋庸。

拜命辞丹陛,承宣出九重。

官舟飞画鹢,驿骑走游龙。

剑气腾空紫,麾光耀日红。

恩威昭百粤,号令肃清风。

地薄分茅岭,营连古桂丛。

鼎鱼逃靡及,穴蚁扫皆空。

世仰韩忠献,人歌郭令公。

身从南纪外,心恋五云中。

雅量膺群望,清名彻上聪。

凯还当有日,太史复书功。

形式: 排律

柬慎斋唐经历兼示戴伯贞春雨先生

圣主开昌运,贤才集盛时。

朝廷尊贾董,廊庙重皋夔。

儒术时兴举,魁星夜陆离。

公由科第进,政学古人为。

桂席流芳远,薇垣赞画奇。

每嗟慕蔺久,复恨识荆迟。

润物怀春雨,停云忆紫芝。

斯文蒙眷恋,教化赖维持。

绿水红莲幕,苍梧翠竹姿。

贞清心自洁,慎独孰能欺。

案牍灯前稿,梅花岭外诗。

高风时共仰,翘首一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