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

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时。江南春色寄来迟。

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作品,名为《鹧鸪天(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绘。

“不怕微霜点玉肌。”这一句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强自立,不畏风霜,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这里的“微霜”指的是轻微的霜冻,而“玉肌”则是对梅花洁白如玉般皮肤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赏。

“恨无流水照冰姿。”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无法看到梅花映照在流水中的遗憾。这里的“流水”象征着生命之源,而“冰姿”则是梅花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丽脱俗的样子。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更深层次欣赏的渴望。

“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仔细观赏梅花的心情,以及看到今年第一枝梅花时的喜悦。这里的“著意”意味着专注和用心,而“从头看”则是对美景的全神贯注。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与朋友共赏自然之美的愉快。

“人醉后,雪消时。”这里的“人醉后”可能暗示了诗人在观赏梅花后的一种精神状态,而“雪消时”则是指梅花盛开时节的转换。这样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美好。

“江南春色寄来迟。”这一句通过“江南春色”的形容,传达了一种对远方美景的思念和期待。“寄来迟”则表达了这种美好的到来总是姗姗来迟,让人迫不及待。

“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最后两句,诗人自称为“花前客”,表明自己是自然之美的欣赏者和传唱者。这里的“莫怪”表示不要奇怪,而“殷勤为赋诗”则是对诗人热爱梅花、殷切地用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种解释。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大自然对话的诗意境界。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七)

一曲青山映小池。绿荷阴尽雨离披。

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

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雨后湖上看落花

小雨初收报夕阳。归云欲渡转横塘。

空回雨盖翻新影,不见琼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凉。尚馀残泪浥空床。

只应自有东风恨,长遣啼痕破晚妆。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元夕次韵干誉

夹路行歌尽落梅。篆烟香细袅寒灰。

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开。

追乐事,惜多才。车声遥听走晴雷。

十年梦断钧天奏,犹记流霞醉后杯。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六)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天末残霞卷暮红。波间时见没凫翁。

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

惟此意,与公同。未须持酒祝牛宫。

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