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征夫

清霜苦寒月,遥遥赴辕门。

关城羽书疾,济洛风尘昏。

草木变行色,四野但空村。

山深道且阻,人马罢追奔。

枵腹事巳决,欲报明主恩。

哀哉经战地,不返征夫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一片凄凉景象。诗人以“清霜苦寒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杀的氛围,随后描述了征夫们远赴战场的情景。通过“遥遥赴辕门”、“关城羽书疾”等句子,展现了战争的紧迫与紧张。

接着,“济洛风尘昏”一句,将视线从边关转向更广阔的战场,暗示了战争的蔓延和影响之广。“草木变行色,四野但空村”,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破坏,草木凋零,村庄空无一人,一片萧瑟。

“山深道且阻,人马罢追奔”则描绘了战场环境的险恶与征夫们的艰难处境,即使在深山之中,道路也因战乱而变得险阻,人马难以快速前进。

最后,“枵腹事已决,欲报明主恩”表达了征夫们为了国家和君王的决心与牺牲精神,尽管饥饿难耐,但他们已经做出了为国效命的决定,渴望能够报答君主的恩泽。

“哀哉经战地,不返征夫魂”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哀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他们的灵魂无法归来,留下的是无尽的哀伤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牺牲,以及征夫们坚定的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池上即事

风清池上轩,虚窗拂晴几。

及兹簿书暇,而喜事国史。

列树淹斜阳,返照光在水。

独坐惜馀阴,鉴影时见履。

物理观定时,吾心本如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孙太守朝望登毗卢阁

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

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

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

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

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

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

形式: 古风

次毛给事式之秋暮见怀

大钧无停运,秋色到江渚。

天清白露下,城急夜深杵。

幽人悯留滞,缄书寄南楚。

野鹤非旧林,飒爽意斯举。

同心溯千里,岁月复几许。

读罢瑶华音,惆怅不得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岁暮

海滨岁云暮,草木尚莽苍。

玄枵隐化机,群蛰寂馀响。

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

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

况乃青阳交,和风遍穹壤。

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

重关静喧嚣,性定道心长。

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

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