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杂诗(其六)》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对云汉、苍穹、大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与人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云汉为天章,昭昭丽苍穹”,以“云汉”比喻天空中的星河,如同天上的华章,明亮而美丽地装点着苍穹。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星空赋予了艺术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宇宙的宏大与神秘。
接着,“回旋不暂息,波流浩无穷”,描述了星河在夜空中不断旋转、流动的状态,仿佛永无止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运动的永恒性。
“大田正焦涸,蕴隆复虫虫”,转而关注人间的现实。大地上因干旱而焦渴,生命受到威胁。这里通过对比宇宙的浩瀚与人间的苦难,引发了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思。
最后,“不慰渴望心,高悬复何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无法直接解决人间疾苦的无奈与感慨。即使宇宙再广阔,星辰再璀璨,也无法直接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与需求。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类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