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三门禹祠(其一)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盛德,空尔荐醪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确实赞美大禹的功绩,无人能及他的人神智慧。
长山突然中断,巨大的水流失去了原有的方向。
他的遗迹与天地同在,百姓不再有鱼鳖之忧。
谁能回报这深厚的恩德,只能空自献上美酒以表敬意。

注释

信矣:确实,毫无疑问。
禹功:大禹的功绩。
人鬼谋:人神的智慧。
长山:长而高的山脉。
中断:被截断,中断。
巨浸:巨大的水域。
鱼鳖忧:鱼鳖之类的忧虑,指水患。
报盛德:回报伟大的恩德。
醪羞:美酒,表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谒三门禹祠(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在赞美大禹治水的功绩以及他超凡的智慧和能力,能够理解并解决人类与鬼神之间的问题。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这两句表达了对大禹功绩的肯定,并强调他不仅考虑人的需求,还能兼顾鬼神之事,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高评价和神化倾向。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这两句描绘了大禹治水后自然景观的变化,显示出他改变天地、控制水患的巨大能力。

"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大禹功绩的永恒和深远,以及这种功绩给人民带来的长久安宁,人们不再担心洪水带来的灾难。

最后两句 "谁能报盛德,空尔荐醪羞。" 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认为大禹的恩德无法完全回报,只能用祭祀来表示自己的谦卑和感激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雪寒取酒

雪意久未就,寒云低不收。

飘扬插孤帜,迢递映高楼。

试假贤人浊,聊攻客子愁。

呼僮携小榼,更准黑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贱子何为者,栖栖今二毛。

沧波浮片叶,大块载秋毫。

利物物何补,营身身已劳。

羡君遗世网,脱屣一何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其二)

漠漠春云合,爞爞旱气收。

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岂独老农喜,仍令恶客留。

洛城花未谢,作意更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喜景仁直秘阁

延阁屹中天,积书云汉连。

神宗重其选,国士此为偏。

夫子岷嶓秀,声名俊造先。

清标峻不极,胜气驶无前。

待价犹怀璧,临岐肯著鞭。

介推不求显,张季久方迁。

玉槛钩陈上,丹梯北斗边。

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

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贤。

公卿殊未晚,尚少买臣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