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读白石道人集题后

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平民百姓中同样有像后山一样的才华,只是你高声吟诵还未达到极致的悲凉。
谢朓的诗歌流传清雅如水,樊南的心意如同蜡烛燃烧殆尽。
常常在闲暇时深入思考才能有所领悟,哪里是盲目模仿前人所能学到的。
如今江西谈论诗文流派,感叹自己地位卑微、年老力衰,恐怕已无才可言。

注释

布衣:平民百姓。
后山才:比喻杰出的才华。
高吟:高声吟诵。
哀:极致的悲凉。
谢朓诗:谢朓的诗歌。
清似水:清雅如水。
樊南心:樊南的情感。
成灰:燃烧殆尽。
闲处:闲暇时。
深思得:深入思考。
强学来:盲目模仿。
江西:指某个地方或诗文圈。
宗派:文学流派。
嗟卑:感叹自己的卑微。
恐非材:恐怕没有才能。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寒夜读白石道人集题后》。黄节借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个人学识与前人成就之间差距的自谦和反思。

"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这两句写诗人黄节自比为布衣(平民),承认自己拥有像唐代诗人白居易那样的文学才能,但是在表达深情时却达不到哀婉动人的效果。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这两句是黄节对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和唐代的樊宗师(即白居易)诗歌艺术的赞美。谢灵运的诗清新如水,而樊宗师则是用尽心血,像烛光一样消耗自己,但最终成就非凡。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黄节表达了自己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思考,时常感慨于无法像前人的学习和创作那样卓越。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最后两句则是黄节对于当代(即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歌流派——如江西诗派的讨论感到忧虑,他担心自己年迈体弱,可能已经不再具备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的素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尊重,对于个人才能与历史大师之间差距的自知之明,以及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局限时的忧虑和反思。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四)

崎岖一乘传,憔悴五羊皮。

形式: 押[支]韵

句(其六)

惟月卿曹重,占星使者贤。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二十七)

桃叶横波人共醉,剑光冲斗狱常空。

形式: 押[东]韵

句(其十二)

溪笺未破冰生砚,炉酒新烧雪满天。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