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

京华廿载看画竹,今见群笋森阶前。

锦绷初苞已挺特,筠粉半落尤清妍。

何人炎歊弄团扇,有客风露为华筵。

平安不待纲维报,轩车未膏日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爱竹》描绘了诗人在北京二十年间对竹子的观察,如今在阶前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竹笋群。初绽的竹笋如锦缎般包裹,挺拔而独特,虽然竹皮半脱落,却更显清新秀美。诗人想象有人在炎热中摇动团扇,仿佛竹林带来的凉意,又设想有客人在风露中设宴,竹子成为华美的装饰。诗人表达出对竹子的喜爱,认为它们象征着平安,无需等待官方报告的确认,因为竹子的生长与日周旋,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秩序和生活的安宁。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赞美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章台寺留题

高林过雨晓苍苍,水木清华古道场。

亭子是谁开四五,招提缘此异寻常。

风声萧飒群松翠,日气醺酣二麦黄。

墟墓令人不怡悦,何妨却茗进琼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荆门州治后惠养亭留题

南直江城近可通,东连郢树暗无穷。

台高先得瀛洲月,地陕难乘阆苑风。

云射晴霞红烂熳,山经冻雨翠溟濛。

惟馀蒙惠泉头路,犹在探奇梦寐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后利阳道中

二年四过山前路,三度值雨难攀跻。

最怜绿水注深堰,不惜青骢污浊泥。

泽畔藕花怡旅况,陇头禾穗慰妻啼。

丰登已是囊中物,易得新诗扫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贺徐复初江浙检校

故人家住黄鹤楼,三年不到鹦鹉洲。

红尘面目事京局,清夜梦寐思林丘。

耸壑昂霄今老大,唾壶谈麈旧风流。

传闻调官赴吴会,我为终夕喜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