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七)

展阵开旗便要赢,谁知御驾不亲征。

把定锵旗收阵脚,直向熊峰不出兵。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战争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展阵开旗”这一军事术语,暗示了准备充分、志在必得的态势,但紧接着一句“谁知御驾不亲征”,却揭示出这场看似精心策划的战役,实际上并未得到最高指挥者的直接参与或支持。

“把定锵旗收阵脚”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没有得到最高命令的情况下,只能暂时停止行动的状态。这里的“锵旗”可能指的是军旗在风中摇曳,象征着军队的动态与状态。而“收阵脚”则意味着军队的行动被限制,无法按照原计划推进。

最后一句“直向熊峰不出兵”,进一步强调了军队虽然准备就绪,但却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高层决策的缺失或犹豫)而未能采取行动。这里的“熊峰”可能是一个隐喻,既指具体的山峰,也可能象征着困难或障碍,暗示了军队面对的不仅是外部的挑战,还有内部决策的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可能出现的脱节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战略延误或行动受阻的情况。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对历史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2)

释守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首(其八)

三拜勤劬雪到腰,觅心无处强相饶。

神光冷地思量著,始觉春来雪自消。

形式: 偈颂 押[萧]韵

颂古四十首(其九)

老大不堪用,约去了还来。

伸脚缩脚里,贪程启快哉。

有娘生面无爷姓,趁得昙华五叶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四十首(其十)

不是风兮不是幡,几人北斗面南看。

祖师直下无窼臼,眼绽皮穿较不难。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四十首(其十一)

倚灶为灵自不灵,灵踪断处一堆尘。

野老不来敲祭鼓,打正因邪别是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