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林文俊所作的《送都谏朱应周赴阙》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对国家事务的深切忧虑。
首联“羡君此去际芳辰,南浦歌残草色新”,诗人以羡慕的口吻,描绘了友人朱应周在春光明媚之时启程的情景。南浦,古代送别之地,此处借指友人即将离别的地点。歌残,暗示离别时的歌声已渐消散,而草色新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友人前路一片光明。
颔联“供奉再通中禁籍,飞腾不负百年身”,是对友人仕途前景的赞美与期待。供奉,指在宫廷内侍奉皇帝的官员;中禁籍,即宫廷档案,这里暗含友人受到朝廷重用之意。飞腾,形容官运亨通,不负百年身,意味着友人将不负韶华,成就一番事业。
颈联“久闻西北驰边报,又道东南备徼巡”,转而关注国家的边防安全。久闻西北,暗示边疆战事频仍;又道东南,可能是指东南沿海的防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边疆或东南地区任职的关切,以及对友人肩负重任、保家卫国的敬佩之情。
尾联“廊庙可忧非一事,纳忠元属谏垣臣”,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并对友人作为谏臣,能够为国家进言献策寄予厚望。廊庙,泛指朝廷,谏垣臣则是指谏官,负责向君主提出批评和建议,以辅助国家治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