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自述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

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

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

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

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

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

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其一》自述之作,以炼丹修炼为主题,体现了道教的神秘哲学思想。诗中描述了修炼内丹的过程,将身体内的精气比喻为金液、铅汞,通过精神集中和呼吸调和(神水入华池),达到阴阳交合,形成丹药(紫金脂)。修炼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十月周天火)象征着身心的转化,最终在体内产生如玉的灵丹(琼芝)。

诗人强调修炼的关键在于领悟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坎离),即阴阳平衡,同时也暗示了修炼的不易,因为其中包含着深奥的天机,非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石里怀玉,珠藏蚌腹)。最后,诗人以“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作结,表达了修炼之道的高深莫测,只有真正体验者才能体会其微妙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葛长庚对道家修炼实践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吃了几辛苦,学得这些儿。

蓬头赤脚,街头巷尾打无为。

都没蓑衣笠子,多少风烟雨雪,便是活阿鼻。

一具骷髅骨,忍尽万千饥。头不梳,面不洗,且憨痴。

自家屋里,黄金满地有谁知。

这里一声惭愧,那里一声调数,满面笑嘻嘻。

白鹤青云上,记取这般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未遇明师者,日夜苦忧惊。

及乎遇了,得些口诀又忘情。

可惜蹉跎过了,不念精衰气竭,碌碌度平生。

何不回头看,下手采来烹。天下人,知得者,不能行。

可怜埋没,如何恁地不惺惺。

只见口头说著,方寸都无些子,只管看丹经。

地狱门开了,急急办前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八)

杜宇伤春去,蝴蝶喜风清。

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

天际银蟾映水,谷口锦云横野,柳外乱蝉鸣。

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

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

同入醉中天地,松竹森森翠幄,酣睡绿苔茵。

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误触紫清帝,谪下汉山川。

既来尘世,奇奇怪怪被人嫌。

懒去蓬莱三岛,且看江南风月,一住数千年。

天风自霄汉,吹到剑峰前。做些诗,吃些酒,放些颠。

木精石怪,时时唤作地行仙。

朝隐四山猿鹤,夜枕一天星斗,纸被里云眠。

梦为蝴蝶去,依约在三天。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