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红无迹。
残香剩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这首元代张翥的《摘红英·春雨惜花》描绘了一幅春雨中花事凋零的场景。开篇以“莺声寂”、“鸠声急”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雨后的紧张气氛,柳烟笼罩,如梨花般洁白湿润,暗示了花朵在春雨中的娇弱。“惊人困”、“教人恨”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无情摧残花儿的惋惜和无奈。
接下来,“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预示着雨后花落的凄凉,海棠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流逝。“青无力,红无迹”进一步描绘花瓣零落,只剩残香和褪色的痕迹,显得格外凄清。“残香剩粉那禁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而“天难准,晴难稳”则反映出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
最后,“晚风又起,倚阑争忍”以景结情,晚风吹过,诗人倚栏远眺,心中满是不忍,画面凄美,余韵悠长,展现了诗人对春雨中花事的深深怜惜之情。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元代词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
不详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
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
惆怅此情何处写。黄昏淡月疏帘下。
雨涧天寒,孤山雪后。美人空谷谁为友。
香林有路玉烟深,瀛洲无梦朝云瘦。
照影冰壶,含情翠袖。写生合在徐黄手。
仙家花月镇长春,与君岁晚同三寿。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乍学琵琶已断肠。锦绦银甲玉悬珰。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