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揽胜寰中九万里;承欢塞外十三年。
此联以“揽胜寰中九万里”开篇,展现了一种广阔的视野和豪迈的气魄。九万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更象征着无垠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表达了对世界之大、天地之广的赞叹与探索精神。同时,“寰中”二字则点明了探索的对象是整个世界,而非局限于一隅之地,体现了作者的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
接着,“承欢塞外十三年”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在边疆地区度过了长达十三年的时光。塞外,常指远离中原文明中心的边疆地区,这里环境艰苦,生活不易,但也是民族交融、文化碰撞的重要地带。通过“承欢”二字,既表现了主人公在此地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经历,也蕴含了对边疆地区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通过“揽胜寰中九万里”与“承欢塞外十三年”的对比,既展现了宏大的世界观,又突出了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追求。它不仅是一幅描绘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的艺术作品,更是对人生经历、文化交融与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
不详
听经忆十五年前,日月悠悠,大难往事长为恨;
闻讣在八千里外,门墙落落,别有伤心未忍言。
向江汉凭栏,作颂愿为尹吉甫;
让英豪下笔,爱才谁似李青莲。
作三五七经之羽翼;罗二十八宿于心胸。
回翔枢阁,保障东南,系天下安危五十年,岿然鲁殿灵光,国粹赖公存,一代扶轮归大雅;
圣主幼冲,老臣凋谢,遍海内讴思四百兆,渺矣曲江风度,时艰惟公济,后来补衮望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