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葛胜仲的《浪淘沙令·将去南阳作》,描绘了词人在春天即将离开南阳时,漫步赏花的情景。"步屧对东风",形象地写出词人踏着春光,迎着和煦的东风前行,展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细探春工"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春意盎然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百花堂下牡丹丛"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的牡丹园,牡丹作为春天的象征,其盛开的景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莫恨使君来便去,不见鞓红",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词人自己,他自嘲地说,虽然匆匆离去,但至少还能欣赏到牡丹的美丽,尤其是那红色的牡丹,如同带子般的鲜艳。
"雾眼一衰翁"以自比为一位老者,虽年事已高,却仍对花开花落抱有深情。"无意芳秾"表达出词人对牡丹盛开的繁华景象已经无心欣赏,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脱。"年来结习已成空"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心境变化,过去的执着和追求如今都已看破,化为虚无。
最后,词人以"寄语国香雕槛里,好为人容"作结,寓意牡丹虽然无人欣赏,但仍应保持其国色天香的姿态,为自然增添光彩,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使在无人问津的情况下,也要坚守自我,保持风姿。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