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川道中玉虚观

拔宅清都去不还,尚留仙事警其顽。

灵茅岁久香犹发,丹井功成水自閒。

日转空庭松影瘦,雨馀幽径藓痕斑。

云軿鹤驾何曾远,满耳天风吹佩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他把整个家搬到仙境不再回来,只留下仙人的事迹来警示后人。
那灵芝草虽然年岁长久,香气依然散发,炼丹的井水完成使命后也自在闲适。
太阳在空中庭院中移动,松树的影子显得更加修长,雨后的小径上苔藓痕迹斑驳。
乘云驾鹤的仙人身影从未远离,耳边常常回荡着天风轻轻吹动佩环的声音。

注释

拔宅:神话传说中仙人能移居仙界,此处指搬家到仙境。
清都:指神仙居住的仙境。
灵茅:指有灵性的茅草,可能用于炼丹。
丹井:炼丹时挖的井,象征修炼成果。
藓痕斑:形容雨后苔藓生长的痕迹。
云軿鹤驾:指仙人的交通工具,云车和仙鹤。
佩环:古代饰品,此处可能象征仙人的神秘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者离开尘世,归向仙境的场景。开篇“拔宅清都去不还”表达了仙者决绝尘缘、永不回头的坚定意志。“尚留仙事警其顽”则说明仙者虽然离去,但仍旧留下一些超凡脱俗的事迹来提醒那些还沉迷于世间的人。

“灵茅岁久香犹发,丹井功成水自閒”两句中,“灵茅”指的是神圣的草药,寓意仙者修炼之地。岁月流转,这些草药依然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丹井功成水自閒”则暗示仙者通过修炼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内丹形成,生命力旺盛如同井水般自然而出。

接下来的“日转空庭松影瘦,雨馀幽径藓痕斑”两句描绘了仙境的宁静与美丽。白天时,太阳在空旷的院落中移动,投射出细长的松树影子;而当雨过之后,幽深的小路上则留下了苔藓斑驳的地面。

最后,“云軿鹤驾何曾远,满耳天风吹佩环”两句表达了仙者乘坐云中之车,驾驭着仙鹤,飞升到遥不可及的高空。天风轻拂过仙者的玉佩,使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超脱,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又宁静的仙界世界。在这里,时间似乎静止了,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永恒。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赠崇先寺长老

飞骑原头快著鞭,暮溪呼艇访幽禅。

霜轻正属收橙月,雨霁真成种麦天。

问答因缘随处是,推敲事业此生专。

无尘幸有西偏竹,浴罢从师借枕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雁

我自江乡有姓名,相逢契合义相亲。

连行几宿来栖草,戢翼常时想避人。

石岸风高难到县,今宵船住定为邻。

南湖若肯寻幽隐,却把衷肠自缕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嗣持上人

持也耽耽老比邱,吾如松涧瀑春流。

经年欲见浑无便,连日相逢若旧游。

柏子轩窗翻梵夹,荷香亭上款茶瓯。

真成此外无馀事,莫说机关向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靧栉

澡灌新宜白氎巾,睡馀臞面涤昏尘。

三薰衣润乘沉麝,一沃汤柔和芷辛。

衰发任从清镜脱,壮心不逐故书陈。

消平孤闷将何事,燕坐移时定谷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