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四)石屋晴澜

危石峨峨耸翠峦,??晴影飏层澜。

四时云气当窗近,五月滩声入座寒。

日照翠纹浮画舫,风含素练动渔竿。

却怀太液恩波阔,曾从銮舆倚槛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危石峨峨耸翠峦,??晴影飏层澜”,以“危石”、“翠峦”、“晴影”、“层澜”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高峻山石与碧绿山峦相映成趣的画面,晴空下的光影在水面层层荡漾,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观。

颔联“四时云气当窗近,五月滩声入座寒”,进一步描绘了四季变换中,云雾缭绕窗前,五月江滩上的水声仿佛在座席间回响,既有季节更迭的动态美,也蕴含着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颈联“日照翠纹浮画舫,风含素练动渔竿”,将画面推向高潮。阳光照耀下,翠绿色的波纹在画舫上轻轻浮动,微风中,渔人的钓线似乎也在轻轻摆动,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尾联“却怀太液恩波阔,曾从銮舆倚槛看”,以历史典故收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曾经亲临其境的自豪感。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銮舆代表帝王出行的车驾,倚槛看则是站在栏杆旁观赏美景的动作。这一联既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石、云气、水声、日光、风动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场景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独到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五)沧江烟雨

一望长江际碧空,淡烟漠漠雨濛濛。

密遮远树苍茫外,暝拂长林杳霭中。

极浦征帆迷远近,荒溪流水乱西东。

满怀清绝无尘思,几度看图兴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六)墨潭秋月

寒潭烟净水溶溶,璧月澄清映远空。

素练影深涵兔魄,玉盘光满落鲛宫。

弄珠神女何时到,解佩游人此夕同。

尚想泛舟携客处,扣舷一曲对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七)螺冈晚照

螺阜苍苍紫翠浮,夕阳倒影映河流。

白云半壁峰前暮,黄叶孤村雨后秋。

渐听樵歌归谷远,恍闻僧磬出岩幽。

昔时行处今成梦,回首令人忆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其八)芙蓉寒雪

江上芙蓉万叠开,漫空飞雪净纤埃。

瑶林欲冻千峰合,玉涧无声一水回。

向晚渔樵应自讶,清朝猿鹤谩相猜。

玉堂载笔曾同赋,坐对西山亦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