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德言昆仲三首(其二)

平生寡所谐,疏拙以自守。

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

我欲挽衰俗,每每掣其肘。

仕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

再拜谢诲言,古人贵不苟。

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

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

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我一生少有共鸣,坚守着自己的疏笨。
天生我这般性格,不合群,只我独选。
世道艰难如荆棘,人们只谈利益无休止。
我想要挽回颓废风气,却常被现实阻碍。
仕途不过借道,哪有医治国家的良医。
深深感谢你的教诲,古人崇尚严谨不苟。
像鲁国勤劳的老者,即使职位微小也尽职。
我的心志不会模糊,不在乎他人是否理解。
这心意该与谁分享?就寄给一二知己吧。

注释

寡:少有。
谐:共鸣。
疏拙:疏笨。
自守:坚守。
天钟:天生的性格。
凿枘:不合群。
营利:追求利益。
掣其肘:阻碍。
仕版:仕途。
医国手:医治国家的良医。
诲言:教诲。
不苟:严谨。
乘田:驾车的农夫。
委吏:小官吏。
勤勤:勤劳。
吾心:我的心志。
昧:模糊。
与谁:与谁分享。
二三友:一两个知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写给蒋德言兄弟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独特选择和坚守。首句“平生寡所谐,疏拙以自守”揭示了诗人一生中少有迎合,坚持自我,性格疏淡质朴。接下来,“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表明他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使被世俗抛弃,也能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浮躁,追求利益之声不绝于耳,而诗人却有“我欲挽衰俗”的理想,试图改变不良风俗,但又感到力不从心,如同“每每掣其肘”。他意识到自己投身仕途并非最佳途径,更像“仕版谓假途”,而非真正的救世良药。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蒋德言兄弟的敬意,引用“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意指孔子赞扬的颜回那样的勤劳简朴之人),表示自己的决心不会因他人看法而改变,而是要将这份心意分享给少数知己朋友。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袁燮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以及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77)

袁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蒋德言昆仲三首(其一)

平生无所嗜,耽玩惟古今。

以我浅陋质,期于江海深。

万事不挂胸,须臾惜光阴。

五夜常自起,简牍勤披寻。

清风递晨钟,铿然感予心。

年来因多事,力弱不自任。

丛书未暇读,尘埃积中襟。

何当脱鞅绊,归欤松竹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肃肃严威不可干,剑铓莫作等閒看。

丈夫砥砺平生节,到此孤忠激肺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丁未之冬营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劝功且为歌训迪有众

维此江壖,控扼之所。居安思危,可无备禦。

维彼强狡,巧于乘隙。萌檗弗除,其欲罔极。

孰堪制之,维汝弓兵。猛虎在山,百兽震惊。

勇无坚敌,谋无遗虑。如彼猎师,靡逸狐兔。

亦如农夫,稂莠是芟。寇盗斯戢,善良斯安。

吾民膏血,为汝衣食。可不念此,为民除慝。

国用方窘,于汝常给。可不念此,竭诚报国。

无或徇私,贪求肆虐。无或荒嬉,酣饮蒱博。

强汝志气,精汝武艺。习汝行陈,昭汝果毅。

我闻在昔,元勋茂烈。发迹弧矢,登坛授钺。

反观此身,均一丈夫。彼既能然,我岂不如。

黾勉从事,不辞险阻。风餐露宿,含辛茹苦。

汝身则劳,民获安堵。肝胆忠义,神其福汝。

我作营房,亦既劳止。用集尔众,缓急有备。

营房之居,义均弟兄。务在和睦,毋或纷争。

营房之居,法如军旅。什伍相长,其传自古。

以大总小,先正其身。以小承大,期于率循。

我筑斯亭,名曰劝功。尔有勤劳,是奖是崇。

尔或有罪,吾不汝贷。鞭扑斥逐,其耻为大。

凡尔有众,各敬尔德。习此歌诗,持循罔失。

形式: 四言诗

以鉴赠赵制置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

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

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

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

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

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

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

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

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

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

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

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