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绛都春》是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开篇“声声如织”,以织物的细腻比喻春日的轻柔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人入胜。接着“听风片雨丝,捲回帘额”描绘了春日微风细雨的情景,帘子轻轻卷起,透露出外面世界的清新与生机。
“欹枕不眠,辜负花期为花惜”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期的期待与惋惜,即使无法入睡,也愿意守候在花旁,感受花开花落的美丽与短暂。
“山亭细蕊浑无赖,那更耐、今番寒剧”中,“细蕊”指的是初春的花朵,它们虽小却充满生命力,面对严寒依然坚韧不拔。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生命顽强精神的颂扬。
“添香重坐,何时始露,杏梢晴色”则通过想象中的杏花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脉脉。回廊小院,却邻寺晚钟,敲断簪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回廊小院中传来寺庙的晚钟声,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而“敲断簪滴”则可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
“坐到晓鸡,还自浓云覆窗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直到晨鸡报晓,天空依旧被浓云覆盖,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髫春嫩节都虚过。尚不见、莎青苔碧。待他暄暖溪头,杖藜累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感慨,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仍然期待温暖的日子到来,希望能在溪边漫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时间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憧憬。